"从战略层面制定经济政策本是中国的最强项,这也让外界对北京的产业结构转型有了信心。但是,要真正提振中国的私人消费,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将会是巨大的挑战。"作者认为,中国当局不再强调促进内需这一战略重点,将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转变,而这种转变,对中国经济的身份认同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来自哪个国家
森严的等级社会德国《世界报》记者Sophie Mühlmann最近结束了十多年的旅居东亚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德国。这名汉学专业背景、累计已经在外国生活了25年的记者,撰文讲述了她在新加坡、中国等国的经历。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社会中的种族主义的变化。作者首先讲述了她在新加坡的两个小故事。她在开车通过一个路口时,被路边一名行人截停,那人像老师教训小学生一样指责她没有依法减速--尽管是绿灯。而后来,她领着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过马路时,一辆法拉利在她们面前先是猛烈加速,最后时刻才急刹车;作者向法拉利司机大喊"停车",但是司机却大叫:"你个外国人不要告诉我该怎么做!"作者随后写道:"在新加坡这样的中华文明的社会里,钱和权依然构建了森严的等级。那个开法拉利的男人,他对我的眼光体现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他更有钱,他还是这里的主人;所以他面对一个带着孩子赶公交车的外国女人,大可以撞过去--她们甚至都不开车。""我90年代在中国上大学,后来还在那里工作。在中国,外国人处于等级制度的哪个位置,是按照他们所属国家在国际上所处地位来区分的,这些外国人也会得到相应的对待。如果一个外国人来自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富有国家,他会得到中国人的礼遇;而如果中国人对某个外国人感到具有优越感,那打交道时就会遇到贬低。""当年的沈阳并没有多少外国人。那时的俄罗斯被认为是乞丐国家,美国则是不可一世的富有超级大国。而我(德国人)究竟被路人如何相待,则取决于他们把我当成哪国人。我已经记不清我的红头发被他们触摸了多少次--出于好奇或者是由于缺乏尊重。最惨的是非洲人--中国人也可以是非常种族主义的。他们一脸厌恶地嗅着气味,甚至还有手指尖去蹭黑人的皮肤,只是为了看看能否把'污垢'蹭掉。""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改变。如今的中国开放而更加自信。这在中国人与我们外国人打交道中,也能看出来。他们眼中不再有媚态,恰恰相反,当今大多中国人正对一个神仙造人的传说深信不疑,有一个中国教授曾经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起过这个传说:'神仙当初造人,就像捏面团,捏完后送进炉子烘烤。可是第一批面团烤的时间太短了,成品苍白、半生不熟。这是白种人。而再第二次尝试时,烤过了,烤焦的就是非洲人。最终,神仙在第三次尝试时,烤出了完美的人:金黄色的中国人,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