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美大选首场辩论谁是赢家 民调结果截然相反

[复制链接]
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第一场辩论后,两者表现高下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对于“总统辩论谁是赢家”,美国一些媒体和机构也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却截然相反。

9月27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希拉里(Hillary Clinton)都在社交网络推特(Twitter)上发文,双方均称自己赢得了辩论,并分别附上民意调查结果作为证明。不过,大相径庭的民意调查结果让“谁是赢家”陷入了“罗生门”。

辩论后CNN对已经登记的、观看完辩论的521名选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62%的被调查者认为希拉里赢得了辩论,27%的被调查者认为特朗普赢得了辩论。

而公共政策民调(Public Policy Polling)对1,000个观看了这场辩论的人展开调查,51%的人认为希拉里获胜,40%的人认为特朗普占上风,9%的人表示说不清。《明星论坛报》的民调中,希拉里获得64%的投票率,特朗普为30%,而在NBC新闻进行的民调中希拉里也击败了特朗普。

但网上另一些民调却显示共和党赢得了辩论。《时代周刊》的民调结果是特朗普得票率58%,希拉里得票率42%。CBS对41609人进行调查,24015人认为特朗普赢得辩论,17594认为希拉里赢得辩论。《财富》杂志和CNBC的民调结果相同,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得票率均为49%和51%。而根据《华盛顿时报》和新闻聚合网站德拉吉报告(Drudge Report)的网上民调结果,特朗普更是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两人的得票率分别是71%、22%和81.5%、18.5%。



民调结果为何差异这么大?美国知名网络媒体VOX给出了分析:民调结果差异,主要源于被调查对象。特朗普使用的是“不科学的网上民调数据”,完全不能够确定参与投票的人是否为美国选民的代表,希拉里使用的的民意调查是相对更加严谨的科学民调,尽量确保民调对象代表美国选民。

《赫芬顿邮报》民调项目主任里维(Ariel Edwards-Levy)在Twitter上发文称,一个不能控制参加投票者和投票次数的民意调查,不是民意调查,可以忽略它。

那么,如何界定科学投票和非科学投票呢?VOX称,特朗普使用的民调对参与民调者的身份不加任何审核,投票者不需要住在美国或者是美国公民。通过打开一个浏览器分页(browser tab)和登陆另外一个账号等方法,投票者还可以进行重复投票。

而希拉里使用的民调则通过数据控制调查样本的科学性,被调查者涵盖白人、黑人、拉丁美洲人、民主党人、共和党人等,且与实际上的选民成比例相仿。“如果不能得到恰当数量的调查对象,他们会使用统计权重的方法增加或者减少某个特别的群体。因此,如果一个调查中有太多男性的话,他们就会增加女性的数量。”VOX分析道。

VOX认为,目前CNN的民调和公共政策民调是科学的,而特朗普使用的德拉吉报告(Drudge Report)的民调、《时代周刊》民调以及CNBC的网上民调都是不科学的。据《华盛顿时报》9月27日报道, CNBC和《时代周刊》均承认了他们在第一场总统辩论之后进行的民调是不科学的。

《财富》杂志在名为《你为什么不能相信网上那些显示特朗普胜利的民调》的文章中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这些民调都是不科学的,参加投票的人并不能代表美国选民。多数情况下,没有对投票者重复投票的限制。

文章称,避开网上投票限制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智能手机投票,使用手机的飞行模式快速改变网络地址,这样即使重复投票,每一票也都可以被记录。

针对希拉里和特朗普的首场辩论,《赫芬顿邮报》此前连发数篇报道称,特朗普的辩论表现是现代以来最差的一次,表现是如此之糟,如果这是在正常年份,这会让他失去通往白宫的资格。但是这是2016年,如此奇怪和动荡不安的年份,即便特朗普毫无准备且前后不一,且遭到希拉里的打击,这或许都不足以阻止他。

《赫芬顿邮报》还说,在首场辩论中,特朗普就掉进了希拉里的陷阱。特朗普总是上钩,他没有其他方法,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打断希拉里。该报还刊文称,在星期一的首次总统辩论中,特朗普栽了跟头,他在多个场合失去了冷静。

《华盛顿邮报》也刊发了数篇文章称,首轮辩论中,希拉里的猛攻让特朗普处于守势地位。文章还调侃特朗普总是容易上钩称,特朗普近来表示他需要减肥20磅,但是,如果每次诱饵放到面前,他不去吞食,或许他的节食会更有效果。

文章还说,希拉里在整晚的辩论中看起来都像是精心彩排过了,就好像她是直接念稿子一样,但是她一直都不离题,并且令人意外的是,没有遇到很多直接的挑战。希拉里从头到尾看起来也沉着、冷静且镇定自若。而特朗普看起来却很焦躁不安、精神涣散、坐立难安且有一点紧张。

(东坡 综编) 多维 2016-09-29 03:07:10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1-22 00:34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