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德语媒体:中国仍应注重内需

[复制链接]
德语媒体:中国仍应注重内需
周五的德语媒体,关注了中国的经济战略以及中国社会对待外国居民的态度变迁。


(德国之声中文网)瑞士《经济金融报》刊载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奇教授(Stephen S. Roach)的客席评论。文章以"中国经济的身份认同危机"为题,探讨了中国经济究竟应该是侧重于生产还是侧重于消费。罗奇教授忧心忡忡地指出,近年来,促进内需一直是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促进内需似乎已经不再是高优先级的目标。作者认为,这一做法很危险。

"1980年至2010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10%。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奇迹期间,其到主要作用的是生产。尤其是制造业以及建筑业,其动力异常强劲。1980年,出口与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占比41%;而到了201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5%。增长最快的是出口,从1980年的6%上升到2007年的35%。不断扩充的产能、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廉价的劳动力、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国成为了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其贸易额飞速增长。"

随后,罗奇教授指出,仅靠这种以生产为主的经济模式,是难以真正把中国带入小康社会的。收入不均、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都会让中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中国亟需新的经济模式。

作者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大力促进内需增长的举措,并指出了其三条支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城市化、扩大社会保障。"十二五期间的成果是显著的,尤其是在应对产业结构转型这一方面。……然而,这一任务还远远没有大功告成。在发展服务业、促进城市化方面,中国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但是从广义上来说,全面建成社保网络这一目标还未达成。因此,私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只是从2010年的35%缓慢上升到了2015年的37%。"

罗奇教授还注意到,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内需不再排名第二,而是下滑到第三。原先的第二位置被"供给侧改革"所占据。作者结合近期多个官方信号,忧心忡忡地指出,中国可能正脱离促进内需的战略,而回到它早已习惯的舒适区:侧重生产的经济模式。罗奇认为,这一转变不合时宜。

"从战略层面制定经济政策本是中国的最强项,这也让外界对北京的产业结构转型有了信心。但是,要真正提振中国的私人消费,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将会是巨大的挑战。"作者认为,中国当局不再强调促进内需这一战略重点,将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转变,而这种转变,对中国经济的身份认同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来自哪个国家


森严的等级社会

德国《世界报》记者Sophie Mühlmann最近结束了十多年的旅居东亚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德国。这名汉学专业背景、累计已经在外国生活了25年的记者,撰文讲述了她在新加坡、中国等国的经历。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社会中的种族主义的变化。

作者首先讲述了她在新加坡的两个小故事。她在开车通过一个路口时,被路边一名行人截停,那人像老师教训小学生一样指责她没有依法减速--尽管是绿灯。而后来,她领着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过马路时,一辆法拉利在她们面前先是猛烈加速,最后时刻才急刹车;作者向法拉利司机大喊"停车",但是司机却大叫:"你个外国人不要告诉我该怎么做!"

作者随后写道:"在新加坡这样的中华文明的社会里,钱和权依然构建了森严的等级。那个开法拉利的男人,他对我的眼光体现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他更有钱,他还是这里的主人;所以他面对一个带着孩子赶公交车的外国女人,大可以撞过去--她们甚至都不开车。"

"我90年代在中国上大学,后来还在那里工作。在中国,外国人处于等级制度的哪个位置,是按照他们所属国家在国际上所处地位来区分的,这些外国人也会得到相应的对待。如果一个外国人来自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富有国家,他会得到中国人的礼遇;而如果中国人对某个外国人感到具有优越感,那打交道时就会遇到贬低。"

"当年的沈阳并没有多少外国人。那时的俄罗斯被认为是乞丐国家,美国则是不可一世的富有超级大国。而我(德国人)究竟被路人如何相待,则取决于他们把我当成哪国人。我已经记不清我的红头发被他们触摸了多少次--出于好奇或者是由于缺乏尊重。最惨的是非洲人--中国人也可以是非常种族主义的。他们一脸厌恶地嗅着气味,甚至还有手指尖去蹭黑人的皮肤,只是为了看看能否把'污垢'蹭掉。"

"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改变。如今的中国开放而更加自信。这在中国人与我们外国人打交道中,也能看出来。他们眼中不再有媚态,恰恰相反,当今大多中国人正对一个神仙造人的传说深信不疑,有一个中国教授曾经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起过这个传说:'神仙当初造人,就像捏面团,捏完后送进炉子烘烤。可是第一批面团烤的时间太短了,成品苍白、半生不熟。这是白种人。而再第二次尝试时,烤过了,烤焦的就是非洲人。最终,神仙在第三次尝试时,烤出了完美的人:金黄色的中国人,刚刚好。'"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观点或立场

  • 日期 01.04.2016
  • 作者 文山(摘编)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2-4 03:44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