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中美贸易“休战”:谁赢了?谁吃亏?

[复制链接]
一场正面对抗总算是得以避免,究竟是中方作出了巨大让步,还是美方软化态度太早,各方存在不同的解读。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美贸易领域未来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


中美贸易战:剧情未完?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之际,这两个世界最大国民经济体在相关谈判中取得了进展。如同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所说的那样,贸易战目前暂时"搁置"一边。
当地时间周一(5月21日)早晨,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如往常地以“胜利者”姿态发布推特称:“中国同意大批量增购农产品。这将是我们的农民多年来经历的最好的事情!”在另一条推特中,他表示,“中国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将首次减少。”
特朗普甚至表示,按照同中国达成的未来协议,中方“将购买伟大美利坚农民的产品,其数量之大,基本就是我们全部的农产品”。

在上周四和周五的谈判结束之后,华盛顿和北京于周末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中方将大量增加从美国购买商品和服务。不过,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究竟要减少多少,声明中并未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
尽管如此,姆努钦仍然强调两国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政府同意暂不实行原计划对中国产品征收总额达1500亿美元关税的行动。他表示,华盛顿方面期待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得到显著增加--仅仅今年就有望达到35%至40%的增长幅度。
在能源产品领域,美国也有望在中国打开销路,姆努钦预计未来三到五年美国该领域对华出口能够有500亿至600亿美元的增长。
参与了上周贸易谈判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将在近期赴中国继续参加双边会谈。
不过,显然在美国方面,姆努钦的计划仍然面对来自对华"鹰派"人士的压力。在这位财政部长宣布贸易战暂时"休战"之后,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库德罗(Larry Kudlow)仍然坚持表示,惩罚性关税计划并没有彻底取消。"关税是任何谈判的一部分,关税可能是强制措施的一部分",库德罗说。他曾在上周五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在2020年前将贸易赤字至少降低2000亿美元,不过中方很快就出面否认了这个数字。


中兴能否逃过一劫?

美联社还援引了库德罗有关对中兴制裁问题的回应。这位白宫经济顾问透露,对中兴的制裁"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修改",但是他补充道:"别指望中兴这回能够逃避惩罚,这是不可能的事。"
关于北京究竟是否作出了巨大让步才换来美国的"休战",中国官方媒体周一强调,中国"守住了自己的阵地",中美两国经济"双赢合作"仍有巨大潜力。
据《中国日报》英文版(China Daily)评论道,对于中美改变了剑拔弩张的贸易战修辞,各方都应该松了一口气。该报还援引了本次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副总理刘鹤称,双方的会谈是"积极、务实和富有建设性的"。
该报的社评还写道,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中国也没有"退缩",而是"坚持立场,并且不断地表达对话意愿"。而最终双方的谈判取得进展,意味着双方都成功地避免了"曾经一度看起来不可避免的正面对抗"。

分析人士则对于中美这次暂时达成贸易"休战"协议的背景以及未来前景有不同的解读。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两国之间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存在,中国应该做好准备应对特朗普政府在该领域的更多行动。
中国人民大学的中美关系问题专家时殷弘教授在周日的一次学术讨论上表示,尽管两国谈判达成了联合声明,但是中国"不应该盲目乐观",否则可能导致在关键时刻遭遇失败。
时殷弘认为,中国可以接受降低贸易出差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这样的条件,但是在重要的产业发展政策问题上绝不能让步。
这位专家所指的应该就是中国所谓"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此前美方曾经提出的谈判要求是,中国减少2000亿贸易逆差,同时还要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的补贴和其他形式的政府支持等。--这一要求显然是中国不愿意接受的。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财新网"发表专栏评论文章认为,目前这份协议的达成得来不易,是在美方"对华鹰派"阵营不断壮大、第一轮来华要价气势汹汹的背景下达成的,对于中国而言,"避免了最坏情况的出现"。他强调中美协议的达成是双方诉求的中和,不应理解为中国单方面对中国的妥协。从目前中国的自身发展状态来看,"当前绝不是中国可以与美国全面摊牌的时机"。
曾担任北京美国商会主席、目前在北京从事律师工作的吉莫曼(James Zimmerman)对路透社表示,特朗普政府现在就让步,搁置原先威胁的贸易制裁行动,是一种"不成熟"的做法,使得美国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失去了良机"。
"中国人现在正暗自窃喜,因为特朗普的贸易团队根本没有从北京那里得到什么实际的、有意义的让步,就取消了制裁措施",吉莫曼表示。

DW 2018.05.21


相关帖子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1-22 15:34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