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20岁网易论坛关闭 互联网告别传统的BBS时代

[复制链接]
  阅读以下文章,你可以看到
  继关闭网易社区之后,网易又关闭了旗下高龄产品,拥有20年历史的网易论坛。
  在这个产品以月甚至是周更迭的时代,论坛已属非常难得的高龄产品。其实从微博崛起的那一日,丧钟就开始准备为论坛而鸣了。
  网易论坛的关闭,预示着传统BBS时代的日渐沉沦。
  技术让我们一次次地抛弃一个旧时的产品,也让我们一次次地重复跟青春话别。
  文|张耀升





  “我不记得什么年代去过那里,也不记得为什么不再去了。”
  这是微博网友对网易论坛关闭的一声叹息。
  网易论坛,或是前几年关闭的旗下衍生产品网易社区,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丁磊1996年创立的飞捷BBS,历史甚至比网易公司还要悠久。
  “因网易传媒业务发展需要,我们不得不遗憾地通知大家,网易论坛将于2016年10月19日停止服务。”网易论坛在9月19日发布的公告里称。
  该公告还提到,在正式停止服务前,论坛将提供“回忆打包珍藏”服务,可一键打包下载用户的个人文章资料和历史珍藏。
  网易论坛20年历史的终结,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论坛、社区是网络PC时代的产物,也是web1.0时代的代表,宣示着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独特的BBS时代。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国内第一个论坛出现于1991年,此后历经数十年,以BBS、新闻为基础应用的论坛类网络社区,在中国取得惊人的发展,“其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深得网民的喜爱,逐渐成为PC时代中国年轻人表达思想、展示自我、获取信息、与其他用户互动以及建立社交圈子的主要平台”。
  中国第一代网民就是从这些论坛崛起。他们在这个当时还很新潮的舞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下了不少高质量的文章,为论坛聚集人气,也为自己积攒声誉。有些后来的互联网大V其实就是从论坛开始起家的。
  但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令当时火爆一时的产品逐渐走向没落。2009年微博的上线就令论坛用户大量流失,产品日益边缘化。后来我们不断听到一个个坏消息:2012年,网易社区关闭;去年,论坛聚合网站大旗网关闭。
  剩下的,除了网易论坛,天涯、西祠、猫扑等论坛也都危在旦夕。

  互联网极客的欢乐天堂
  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技术,也依赖于一群独特的人。
  中国最早的BBS,可能是1991年的中国惠多网,距今25年前。
  惠多网是通过电话线连接的内部BBS,北京罗依建立的“长城”和汕头黄耀浩的“手拉手”,都是中国早期知名的BBS,但始终是小众,或者说是极客的玩具。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马化腾(帐号:Pony Ma)、网易丁磊、金山求伯君都是惠多网BBS早期用户,他们曾在BBS上借镜彼此的事业。马化腾曾说,“丁磊后来的成功为我带来了启发,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早期的BBS,更像是互联网极客的欢乐天堂。
  很快地,BBS从极客手中病毒般地感染到了高校学生。中国首个有指标意义的BBS站,是清华学生在1995年8月建立的“水木清华”,这是中国第一个学术性质的BBS,也是第一个所谓百人在线的“大站”。过没多久,北大也跟上了BBS的风潮,成立了“一塌糊涂BBS”。
  高校学生打响第一炮后,BBS不再是极客的独家玩具。
  西祠和天涯的十年较量
  1998年之后,telnet形式的BBS进化成网页的虚拟论坛。
  当时常用的“BBS”,渐渐成为我们现在说的“论坛”。随着视窗作业系统中浏览器的普及,过去黑漆漆的命令行窗口越来越少见,至今国内只剩下几个高校还在使用telnet。


(telnet形式的BBS)

  1993年到1998年间,有上百家的BBS在中国这块土地拔地而起。刘琥1998年在南京创办了“西祠胡同”,而他的网名叫做“响马”。响马对于西祠胡同有很多期许,“我想做的网站,就是有很多山头大家伙儿们一起去抢,抢到者就可以占山为王。”
  胡同里的世界,基本建构了今天的论坛格局。
  用户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属于志同道合的群组,甚至管理自己的版块,在胡同的“装修”中,用户也能更改版块名称、色彩,实现个性化的需求。
  西祠是当时很多第一手信息的来源。2003年,网易前总编辑陈峰在《南方周末》时期写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最早也是从西祠传出消息,《南方周末》记者接着去跟进的。
  1999年,西祠胡同未来几年的对手──天涯社区成立了。
  当时不少早期接触互联网的用户就入驻到天涯社区,包括高校教师、社科院、新华社等人员,教育水平较高,探其原因,是因为这些都是较早接入互联网的机构。
  这群用户所带来的高质量帖子,为天涯带来了不少人潮。“关天茶舍”和“天涯杂谈”是天涯最知名的两个杂谈区,也是覆盖面最广的版块。
  在天涯最辉煌的时期,政府甚至每天派人盯着天涯的一举一动,连报社记者也泡在天涯里,期待掏到珍贵的报道材料,看看能不能做另一篇《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那是个泡论坛像吸大麻的年代,即便是博客兴起,也未能撼动论坛所带来的互联网高峰。

  劣币驱逐良币的传统论坛
  传统论坛的衰弱,媒体普遍认为有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内部因素很复杂,概括来说是用户的“劣币驱逐良币”。传统论坛相当依靠大牛的帖子,他们通过不少高质量的帖子捏出了论坛的雏型。
  在传统论坛早期,用户期待的不是新闻事件的爆发,而是时不时刷一下屏幕,看看哪个大牛又发了新帖子。于是大牛的帖子成了论坛吸引人潮的金字招牌。没有大牛,就没有论坛的黄金时代。
  随着论坛招牌被大牛擦亮,天涯论坛、西祠胡同、铁血论坛、百度贴吧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进入论坛的战国时代。
  论坛变得拥挤的同时,问题也就来了。因为用户多了,内容的丰富度却没有升华,反而多了很多没意义的回帖,像是谩骂、盖楼、灌水等,即便这些行为后来成为论坛文化,但对于真心想在论坛上得到东西的人,却成了一锅粥里的老鼠屎。不过,有些论坛明令禁止这些“文化”。
  最后,论坛上的用户决裂了。
  有垂直版块打滚的玩家,也有在综合版块扯淡的水军,相较而言,玩家在垂直版块中可以交流出有价值的信息,不过互喷的状况也不少见。但是综合版块就沦为新闻、段子、娱乐的聚集地。
  身份没有绝对,实际上多数人具备了玩家和水军的双重“职业”。
  我们无法断定,玩家和水军究竟谁高谁低,因为他们对于论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大家心里有底,这两边不同需求的群体,终究会走向战争。水军灌爆玩家文章的状况时有所闻,玩家以公知心态批评网民水准低也时常看到。
  即便冲突让论坛看起来很热闹,就像是中国的春节一样,但是相反的,也埋下了双方阵营对论坛本身的不满。

  对论坛攻城掠地的微博
  至于外部因素就很简单了,那就是新兴社交媒体──微博的威胁。
  不少人认为,2009年出现的微博对传统论坛产生了打击,许多原本在论坛上打滚的红人,纷纷将战场转到了微博,成了所谓的“大V”,顺道带走了许多粉丝。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2009年论坛刚好由盛转衰,使用率首次出现下跌,从2008年的30.7%降为2009年的30.4%。


(CNNIC:《第 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的网络社交,从留言板、博客、论坛到微博,我们看到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论坛不仅在速度上无法赶上微博,甚至连传播的广度也无法匹敌。
  对天涯或西祠这种综合性论坛来说,用户流失情况的会更加严重。因为用户是具有群聚效应的,哪里的人越多,用户就喜欢往哪里跑,因为在那里可以拿到更多更快的信息,更何况这群用户的黏性并不强。
  在微博的攻城掠地下,也有一批论坛用户死守。
  因为他们知道,有些深度的东西微博给不了,他们是垂直版块的“玩家”。于是乎,本来就分裂的论坛用户终于找到新大陆,那就是微博,不少论坛时代的水军,转移到了微博成了“新水军”。
  即便还有不少玩家死守垂直版块,为着不少水军的离去而沾沾自喜,但是随着大量用户流失,论坛方急着找广告提升收入,无形中也对论坛名誉造成了打击,就像是百度贴吧的医疗事件。
  2009年后,那个欢乐发帖、回帖的时代就不复返了。

  天涯、西祠的历史印记
  西祠胡同和天涯在十年的较量后,也大步走向了棺材。
  2000年2月22日,西祠胡同把自己卖给了艺龙,朝着商业论坛的康庄大道前进,即便对手天涯的声势浩大,西祠也一直保持着不错的营收状况,辉煌了十年。
  但西祠没有看见卖身的后果。
  母公司艺龙在2004年上市后,财务状况一直不佳,连带影响了西祠的战略。当时,创办人响马甚至为了公司股份的问题,两度从西祠胡同离职。在内部矛盾和社交媒体兴起背景下,西祠吞下了它的报应。
  去年,艺龙将西祠出售给江苏的传媒公司时,响马还高兴地表示,“西祠终于脱离了艺龙的控制,可喜可贺!我一直认为是艺龙扼杀了西祠。”
  跟西祠相反,天涯在2004年抵挡了搜狐、新浪的收购压力。
  2000年之后,天涯跟谷歌在流量上进行了合作,进入了高速成长期。许多用户涌进天涯社区注册,不过也因为用户暴增,挑起了玩家和水军的矛盾,甚至是版块内容的质量下降,埋下出走微博的种子。
  谷歌在2010年退出中国后,天涯就陷入了用户增长危机,更不用提来自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分食。今天的天涯虽然依旧保持着稳定的用户数,但跟当初的盛况比起来,还是令人不胜唏嘘。
  于是,西祠走上了穷途,天涯踏上了末路。

  那些年,论坛上的红人
  论坛的历史鸿波,也造就了不少人的起伏。
  以天涯来说,至今挖掘了不少论坛红人,比如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有慕容雪村、宁财神、十年砍柴、当年明月等。
  慕容雪村的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便是从天涯发迹的。
  2002年4月5日,慕蓉雪村在舞文弄墨版块发表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当时的点击量达到20多万,是天涯网络小说创作的先驱。之后,慕蓉雪村的知名作品还有《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伊甸樱桃》。
  宁财神也是早期活跃的天涯红人,曾经担任过影视评论版主。1999年11月10日,宁财神在天涯杂谈发表了《天涯这个烂地方!!!》,表达了他对天涯的喜爱,引发天涯人的巨大回响。
  宁财神当时用反话说,“天涯论坛及聊天室占用我大量业余时间,使我无法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
  互联网的出现带动了论坛的流行,事实上,也意外提供了作家一个书写的平台,发掘了一批网络作家。开玩笑地说,以今天角度来看,论坛某个程度来说也是个自媒体平台。
  除了众所皆知的论坛红人外,版块也曾是有相同爱好的“窝”。
  对老新闻人来说,西祠胡同是个熟悉的地方。《南京晨报》、《南方周末》前记者刘建平,曾经化名“牛吃草”,在西祠胡同注册了一个叫“记者的家”版块。
  2000年之后,“记者的家”因为用户肖余恨发了一组《南京报业歪评》帖子,引起了南京媒体圈关注。短时间内,从南京蔓延到了广州、北京等媒体重镇,成了当时媒体圈最火的讨论版。
  即便这些版块过去再怎么辉煌,都已经是回忆了。
  刘建平2009年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感慨,“就我理想中的标准而言,西祠已经没落了。或者说,当年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如同,80年代的摇滚已经成为记忆。”
  对于曾泡在论坛里的人来说,刘建平的话可能很贴切。
  从早期简陋的BBS介面,到1998年后论坛的巅峰。“论坛世代”偶尔会怀念起那段期待某个大牛又发了新帖,杂谈版块里又因为某件事撕了起来的日子。
  而某些人更怀念的,也许是那位至同道合但却从没见过的“朋友”,在论坛上互相欣赏的快感。某个程度上,论坛给人感觉更真实。
  曾几何时,我们的青春就这么消耗在虚幻世界中。
  现在,随着技术的更迭速度加快,我们不得不一次次跟青春道别,跟一个个过时的产品说再见。悲伤难免,但很快,我们的悲伤会被你的手机屏幕带跑,因为“你收到了一条微信消息”。

2016-09-20 20:09:12来源:传媒狐 作者:张耀升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2-22 08:34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