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闲话德国:歌德与中国皇帝

[复制链接]
典型的中国山水画:和谐的景色中不见一个人影,因为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个人并不重要。专栏作者张丹红发现德国人的思维正相反。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人讲话很少把"我"挂在嘴边。比如和女儿们对话的时候,我仍然习惯用单数第三人称说自己,比如"妈妈明天晚回家",或"妈妈爱你们",尽管她们已经不是小孩子。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张口闭口都是"我"的中国人会给人高傲、自私、咄咄逼人的感觉。过去中国的皇帝也不说"我",而是自称"朕",意思是船上的缝儿,或龟壳的裂纹。当然,他的自谦不过是摆摆样子。
中国的传统诗歌基本上看不到"我"。读唐诗、宋词,难得与"我"相遇。李白是个例外。这位经常在烂醉如泥状态下创作的诗仙曾经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放诗句,不过听起来仍不免自负,或者干脆给人醉醺醺的感觉。

油画作品:歌德在意大利

隐形的"我"
避免写"我"并不意味着古人的诗篇不带个人色彩,相反,再纯粹的写景诗同时也是诗人心情的写照。不过,"我"不用直接出现,中文的语法也没有这样的要求。
德国的诗作如何呢?我们来看看大文豪歌德那首脍炙人口的"五月歌"。"自然多明媚,向我照耀!"歌德在诗的开头儿就大大方方地亮相。"啊,姑娘,姑娘,我多爱你!我目光炯炯,你多爱我!"对中国人来说,这不免太露骨了。
在德国,"我想"、"我认为"、"我估计",如雷贯耳,同事、朋友或生活伴侣随时随地告诉我们他们的看法,不拐弯抹角,不管对方的承受能力。在中国,人与人对话讲究字里行间,含蓄婉转。嘴上说"不",可能是在客气,实际上接受;说"没问题",也许是在敷衍,不要抱太大希望。

去年五月,中国一家私企老板率领六千员工来欧洲旅游

隐士、道士或诗人
而"我"往往隐藏在"我们"的后面。个人服从集体。过去,理想的中国人知书达理,谨言慎行,牢记孔夫子的教诲,尊长爱幼,不显眼,不冒尖儿。拒绝随大流的,往往也会被主流拒之门外。他一般有三种活法儿:隐士、道士或诗人。
在今天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资本主义的中国,中国人得到了追求个人财富和幸福的自由,但集体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工作单位就像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他们一起做工间操,打乒乓球。
还没有与同事呆够的可以下班后约着聚餐或唱卡拉OK。或者干脆一起出去度假。去年五月,中国一家私企老板率领六千员工来欧洲旅游,创吉尼斯世界最大旅游团纪录。随着如此规模的团队出行,谁也不会想到提个人的要求。

德国之声作者张丹红已经在德国生活了近30年。

家庭是最小、最密切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有自己的角色和义务。率先富裕起来的有义务帮助其他家庭成员,这不仅包括父母,七大姑八大姨都要照顾一下。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妈妈的角色就是保姆加司机加课外辅导员。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在孩子面前难以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原因。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日期29.04.2016
  • 作者张丹红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2-22 08:50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