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好友 资讯 帖子内容

俄乌战情胶着之时,拜登派遣前最高军事与安全官员访问台湾

发布者: xiaomifeng | 发布时间: 2022-2-28 17:10| 查看数: 301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资料照: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麦克∙穆伦(Mike Mullen)在五角大楼的一个记者会上讲话。(2011年9月20日)

华盛顿 —在俄军大举入侵乌克兰的关键时刻,拜登总统星期一(2月28日)派遣一个由前最高军事与安全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台湾访问,以展示对同样面临北京军事威胁的台湾的坚定支持。

路透社引述拜登政府资深官员的消息独家报道说,美国代表团由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穆伦(Mike Mullen)率领,而该代表团是在俄军入侵乌克兰导致台湾担心北京利用欧洲战事分散西方注意力之机突袭台湾之际前往台湾访问的。

虽然中共1949年建政以来,台海两岸就一直分离、分治,北京坚持认为台湾是其领土主权的一部分,而且即使动用武力,也要实现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由于中国当局认定蔡英文政府奉行台独政策,因此从2016年蔡英文主政以来就切断了两岸之间所有的官方联系。北京还持续增加在台湾周边海空域的军事活动,不断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威胁。

俄国总统普京下令入侵乌克兰以来,虽然俄军的侵略行径遭到美欧以及全球多数国家的谴责,北京却一直为普京的行动找理由、打圆场,甚至一再指责美国煽风点火、指责美国和北约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试图以普京的“侵略有理论”换取未来北京对台湾出手时俄罗斯对中国的支持。

身为海军退役上将的穆伦曾在小布什总统和奥巴马总统任内担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率领的代表团中还包括布什任内的副国家安全顾问梅根∙奥苏利文(Meghan O’Sullivan)、奥巴马任内的副国防部长米歇尔∙佛洛诺伊(Michele Flournoy)以及两位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管亚洲事务主任麦克∙格林(Mike Green)和麦艾文(Evan Medeiros)。

不愿具名的拜登政府资深官员向路透社表示,该代表团的访问旨在“表现我们对台湾持续的坚定支持”,但该官员不愿说明这次访问的时机是否与俄国正在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动有关。

代表团预计星期二下午抵达台湾,并一直在台湾访问至星期三晚间。期间代表团将会晤蔡英文总统、邱国正国防部长、以及其他高层官员。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佛罗里达州举行的一个保守派会议上讲话。(2022年2月25日)

台湾上星期曾宣布,特朗普总统任内的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将于3月2日至5日访问台湾,并会晤蔡英文总统。

拜登政府不愿对蓬佩奥的访问置评,理由是他现在是一介平民。

不具名资深官员向路透社表示,代表团5位成员的选择“传递出美国两党对台湾以及其民主承诺的重要信号,展现出拜登政府对台湾广泛的承诺坚如磐石”。

这位官员还指出,美国视“任何以非和平手段决定台湾未来的企图为对西太平洋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美国将维持抵御任何为破坏台湾人民安全或社会及经济制度而诉诸武力或其他胁迫手段的能力,”这位官员说。

穆伦代表团是拜登总统入主白宫后第二次派遣访台的由前高层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去年4月,拜登曾派遣由前美国参议员克里斯∙杜德(Chris Dodd)、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mitage)和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组成的一个代表团访问台湾并拜会蔡英文总统。

在穆伦代表团出发前,美国海军一艘导弹驱逐舰星期六穿越敏感的台湾海峡。美国国防部称之为例行航行,但北京称其为“挑衅”行动。星期天,白宫则呼吁北京谴责俄国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动。但北京一直避免批评普京或俄国,反而抨击美国煽风点火。

俄国对乌克兰的入侵再次引发外界对美国在是否协防台湾问题上一直以来保持的“战略模糊”态度的辩论。“战略模糊”政策的初衷是要让北京摸不透美国是否干预的态度而不敢对台湾用兵,同时也让台北因为不敢确定美国是否干预而不至于过分挑衅北京。

美国国会部分两党议员认为必须明言协防台湾才可以有效吓阻北京对台动武,但是包括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内的官员则认为,改变“战略模糊”的政策有可能加剧台海冲突的风险。

美国外交上正式承认北京,但是与台湾保持密切的非官方关系。根据台湾关系法,美国还有义务向台湾提供其防卫所需的武器装备和服务。近年来,随着解放军对台湾的军事压力持续升高,美国也逐渐加强了与台湾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关系。拜登总统入主白宫以来,已经两次宣布对台军售。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今年1月曾表示,如果美方鼓励台独,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有可能面临直接军事冲突。

VOA 2022.03.01

评论与留言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2-22 04:08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