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北三峡大坝开闸泄洪。(2020年7月19日) 华盛顿 — 中国南方今夏泛滥的水灾再次引发外界对三峡大坝防洪能力的质疑。中国政府多年来宣扬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大洪水。新华社就曾在2003年6月1日发表名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抵挡万年一遇洪水”的文章。 但在今年的特大洪水肆虐数月之后,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表示,三峡水库对于中下游地区暴雨造成的洪灾调控能力有限。 此外,包括《经济日报》在内的一些中国媒体称,三峡工程只是长江防洪系统的一部分,“并不是万能的”。 三峡库区的总库容量为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而三峡大坝上游全年来水有4500亿立方米左右,三峡库区的防洪库容量不足上游来水总量的5%。自今年6月29日以来,三峡水库多次开闸泄洪以缓解水位压力。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研究员迈克尔·奥斯林认为,单独依靠三峡水库难以应对严重的洪灾,而其他小型水库和防洪基础设施的有效性也很难衡量。他说:“这些洪水是为了释放大坝上的压力,实际上他们必须允许人为控制的洪水。问题是,如果降雨像预测的那样持续下去,如果上游的较旧、较小的水坝发生故障,那么单独依靠三峡工程就能控制一切吗?还是他们其实必须释放不受控制的洪水?那可能是灾难性的。” 致力于研究中国长江洪水的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理学教授大卫·尚克曼也指出,三峡水库无法应对今年这样严重的洪灾。他说:“三峡水库的总防洪能力只是大坝下游和长江中部的总洪水量的一小部分。所以它可以容纳部分洪水吗?是的。但是像现在这样的严重情况下,它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此外,中国政府还被质疑故意淡化洪灾的危害,这一点在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上都有体现。在广西多地6月初遭遇强降雨,并出现内涝灾害后,人民日报6月9日发布题为“广西:夏日田园风光好”的推特,内容包括“近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连续出现强降雨天去,雨后天空放晴……桂北大地绿如翠玉,美如画卷。”此外,新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7月21日发布关于长江第2号洪水的推送,全文是一篇拟人化的“洪水”自述,称“如果你们觉得 ‘1号洪水’比我厉害,那可就错了,偷偷告诉你们,我才刚出门,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就快速上涨”,以及“我脾气不是很好,稍不留神可能就会有山洪内涝。” 由于引发大量网友的批评,该微信公众号和多家转载媒体很快将文章删除。 对此,迈克尔·奥斯林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在洪灾和三峡水库的风险问题上缺乏透明度。他说:“我认为更大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对大坝的风险,以及三峡大坝上游较小水坝的风险,保持公开和透明的态度;是否采取了足够的预防措施来疏散人员,并准备好了获取农作物和电力的其他途径。他们无法控制降雨,但可以做到的是在实际风险上更加开放和透明。” 伴随着对三峡工程防洪能力的质疑,对大坝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担忧也随之而来。新华社7月18日罕见地承认,三峡大坝发生“位移、渗流、变形等”情形。报道没有指明具体数据,但称“在正常范围内”。这一报道再次引发公众对大坝崩塌的担忧。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周刊》在回应时,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家王浩的话说,三峡大坝“抗压能力反而会在100年内水越泡越结实”;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更表示,“假如原子弹直接命中大坝,其后果只是把大坝炸出一个大缺口”。 非政府组织太平洋研究所创始人彼得·格莱克是著名气候科学家,曾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他在过去数十年内致力于水资源研究。对于中国专家的言论,格莱克表示质疑:“大坝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强大。大坝一旦修建就已经到位,而且你必须应对它的后果。 我希望我们永远不会看到大坝接受核弹测试。 这是一个荒谬的说法,也是我们希望永远不会看到的。大坝已经建起来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运行。 但是我们现在开始拆除大型水坝,因为我们了解到它们对环境有多么大的破坏。” 中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主汛期以来的洪涝灾害造成4500多万人次受灾,142人死亡失踪,320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近35万间房屋倒塌或有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435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60.5亿元。 迈克尔·奥斯林认为,治洪失败,甚至是大坝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理性造成致命一击。他说:“这或许将是自文革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严峻考验。这是一个他们有多么公开和透明的问题,尤其是紧随武汉新冠疫情之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制定了应急计划,以及集结该国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支持还有援助的能力。党和政府向全国保证大坝是安全的,如果大坝失败了,所有上述问题都将是重大考验。这可能是对中共执政以来合法性的最严重打击,可能导致抗议活动和骚乱,因为大坝的失败会导致严重的问题,严重的人文、农业和经济问题,还要加上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后的损失……但这是中共应该非常担心的 ‘黑天鹅’,在人们眼中,这可能是中共合法性的最后致命一击。”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三峡水库8月中旬前还将迎来至少两轮较强降雨过程,长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VOA 2020.08.11 |
GMT-5, 2024-12-23 02:12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