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定点医院一床难求,患者用衣柜隔离。 网络照片 作者:安德烈 中国『财经』周六发布的长篇报道令人惊骇,这篇题为“统计数字之外的人:他们死于‘普通肺炎’?”暗示未能确诊新冠状病毒或者死于这一病毒的患者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该刊记者近日来“采访的10余位病患家庭,多数家庭感染。他们还搀扶着病危的老人、孕妇辗转在各家医院,他们的家人们正处于生死一线。” 记者写到,刘梅的婆婆在家中没了呼吸,送去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刘梅告诉记者,婆婆在1月21日出现一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在武汉第一医院诊断结果显示肺部高度感染,但辗转数家医院都未能被住院收治,只能在家自我隔离,直至病危,老人被送上救护车后,家人再也没见到,只收到一张火花单,显示老人死亡原因是病毒性肺炎,但刘梅的婆婆并未被计入武汉肺炎确诊死亡数据,因为她没有得到住院资格,也没有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只能被算作因“普通肺炎”而去世的不幸者。 武汉一床难求的情况至今仍没有得到缓解。这其实也是正在武汉见证的公民记者陈秋实观察到的情况,他除夕到达武汉后,向外界发出的一系列视频日复一日地证实者这一状况。“确诊、疑似数字攀升到同时,仍有很多疫情统计数字之外的人命悬一线。” 一位被征用医院的科室主任告诉财经记者,“这两天医院门诊一天有120左右发热病人,其中大约80名有肺部感染,但只有5名可能最终被收进医院”,医院只能让剩下75名病患回到家里去:“患者没办法,我们也没办法”。 据了解,只有被收治入院的患者才能被统计为疑似,才有资格做核酸试纸检查。但是由于医院一床难求,大部分患者不可能被医院收治,因此也失去了做核酸试纸检查的机会。根据医生的表述,做完核酸试纸检查的患者,至少80%能被确诊,然后转往其他定点医院。 记者了解到前述定点医院已有至少5起死亡疑似病例是未被确诊的,因此不能计入确诊死亡人数,这就意味着,目前外界所看到的确诊、死亡病例数字,不能反映实情。 医疗资源空前紧张一床难求 被医院收治之路难于上青天,一种途径是靠社区排队,另一途径是去有核酸性试纸的定点医院排队,如确诊医院就不能拒收。两条路都很难。财经记者评述:“但对于重症患者来水,每一分钟都可能是生与死的煎熬”。 但是,武汉某定点医院一位医生表示,该院收了600位重症病人,但无一确诊,因为“缺试纸,但我们也搞不懂为什么会缺”。 什么样的患者才能用上核酸试纸,武汉市第三医院的医生表示,医生认为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才能住院并做核酸检测。据另外的医务人员表示,“申请做核酸检查只能让医生开疑似病例报告卡,但只有很紧急的情况才会填写这个报告卡。” 根据报道,不少患者和医生感到困惑的是,武汉卫健委在27号已表示,原则上每天可检测样本近2000份,但为什么总缺核酸试纸;而且做了检测也无法第一时间出具确诊报告。正常情况下,48小时出结果。拿不到确诊报告,就没有床位。 还有,根据病患家属,即便社区和医院都建议患者立即住院,仍然不能保证有床位可以住进去。一家定点医院就因床位紧张,有大量拿着住院单排队无法住进来的病例。 医生表示,被收入的重症患者才能算疑似,需要确诊进一步治疗,如果没有确诊就去世了,不会被计算为确诊死亡人数,只能算“肺部感染死亡”。 结论,大量的病患者在确诊流程和统计数字之外。 网民反应强烈 许多患者竟然不在统计数字之内,微博上网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的谴责。师文灿:“80名患者肺部感染,只有5名才能住院,住院的才算疑似。想想都恐怖” 姚炎曦说:“这才是真正武汉的现实情况,那些虚伪的数字,虚伪的报道根本无法掩饰民众的水深火热,有太多的家庭都是一家被感染,随时可能家破人亡,但是依然确诊不了,住不了院,很多老人就是在等死,太残酷了! 一场人祸,用一个个鲜花的生命,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买单,制造这场人祸的所有人应该几辈子都得在地狱吧!” 橘黄:“很多都在确诊前就去世了,这些将来都不会被记入死亡率里。也不会被记入这次历史性事件。”西瓜贩:“早期官方不公布造成现在疫情爆发,爆发后又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救治,得不到及时救治又会存在传染他人的风险,这简直是恶性循环啊……” 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当时决定封城的时候我脑子里就闪过了这样的结果,瞬间崩溃大哭。不是缺试纸,缺的是医疗资源,试纸代表了资源的配额,获准测试确诊的才能享受免费治疗。即使自己自费治疗,医院没床位,依旧住不进去,更别谈确诊。人命如蝼蚁,静悄悄的死去。这篇文章估计活不了多久,且看且珍惜 ”。 有些网民认为国家权力背后作怪:网民斯卡莱表示:“永远学不会说真话。一个连真实数据都不敢面对的国家,绝不可能看到每一个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听霸:“就跟犯罪率一样,不立案,就少了,作为数字很好看,作为人就太惨了。” “造孽啊!危难时刻自己的祖国无法救治自己,能不能对事实也坦诚一点呢?为什么要偷换概念,不确诊死亡的就不是死亡?真实的数据为什么如此无法让大领导们接受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们不配了解真相么?” RFI 2020.02.01 |
GMT-5, 2025-1-22 13:23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