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主要针对石油贸易的新一轮美国制裁伊朗措施正式生效。但是,德黑兰方面依然强硬地表示,将坚持石油出口。而作为伊朗石油的最大客户,中国则获得了美国的豁免待遇,能够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同获此待遇的还有印度、日本、韩国等7国。 石油是伊朗的支柱产业。图为该国在波斯湾的某海上钻井平台。 (德国之声中文网) 这是美国迄今为止力度最大的对伊制裁,其目的就是沉重打击伊朗的石油业、金融业以及交通物流行业。华盛顿希望能够籍此迫使伊朗重新谈判,签署一份取代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新条约。特朗普以及美国强硬派政治势力一直对前总统奥巴马签署的伊朗核协议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该协议对伊朗太过有利,没能有效限制该国研发导弹技术,对其核技术的限制力度也不足。美国强硬派还希望能够限制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周五,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幅耐人寻味的宣传画,上书“11月5日,制裁将至”) 面对美方的施压,伊朗方面继续呈现强硬立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jatollah Ali Chamenei)表示,制裁只会让伊朗更自立、更独立。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则在官方电视台发表讲话,强调伊朗将继续出口石油,从而打破美国的制裁。德黑兰方面还指责白宫企图用经济手段来迫使伊朗屈服,其最终目的是更迭伊朗政权。 1艘伊朗油轮正在拖船的帮助下接近钻井平台。 中国幸得豁免 上周五,彭博新闻社披露,美方已经决定给予8个伊朗原油进口国制裁豁免待遇,而前提则是这些国家大幅削减伊朗石油购买量。本周一,国务卿蓬佩奥正式公布了这八个国家的名单:中国、印度、意大利、土耳其、日本、韩国、希腊以及台湾。这些国家的相关企业可以继续进口伊朗的石油而不必担心美国方面的惩罚。蓬佩奥解释说,这是考虑到相关国家的特殊情况,也是为了不破坏全球能源市场。 中国与印度分别是伊朗石油的第一大以及第二大进口国。意、土、日、韩、希也同样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路透社报道指出,台湾此前只是“偶尔进口”伊朗的石油。 蓬佩奥与财长姆努欣周一共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制裁豁免名单以及其他细节。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蓬佩奥曾经亲口表示,欧盟国家不会获得豁免。但是本周一他又亲口将意大利、希腊列入豁免名单。 中国宁夏大学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上周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美国方面非常清楚“印度、中国的很多炼油企业,其装置设计时就是专门针对伊朗原油的特性;如果用其他油田的成分不同的原油来替代,这些设施则不太适合,因此不能一下子断掉伊朗原油的供应。” 根据美国法律,制裁临时豁免待遇期限为180天。目前尚不清楚这八个国家将在多大程度上削减伊朗石油进口量,蓬佩奥只是在上周五笼统地披露:“其中两地将会停止进口,另外六个地方则会大大减少进口。”他还表示,之所以发放临时豁免,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大幅削减伊朗石油购买量,也因为“在其他许多方面加以配合”。 目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仍然在相持阶段,伊朗石油制裁豁免待遇问题很有可能是双方的博弈筹码之一。 欧盟努力绕开单边制裁 美国此次对伊朗单边制裁,并没有联合国决议的支持。华盛顿方面表示,不遵守美国对伊制裁、继续开展对伊贸易的外国企业,将受到美国的惩罚。它们将被剥夺美国市场的准入资格、无法继续使用美国的金融体系,即无法用美元交易。包括西门子、奔驰、标致、道达尔在内的众多欧洲企业都在美国的施压之下退出了伊朗市场。德国驻伊朗商会总代表冯·伯恩施泰因(Dagmar von Bohnstein)指出,许多德国企业犹豫了很久才决定退出伊朗市场,"现在大家都明白,这里没有出路。几乎所有的德国企业都不得不大幅削减在伊朗的业务。" 目前,欧洲各国正在构建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V)。欧盟希望,这一平台至少能够部分维持伊朗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比如,当一家私营金融机构忌惮美国制裁而拒绝转账时,相关企业就可以通过SPV来实现与伊朗方面的资金流动。 有消息称,该平台最早要到明年初才能开始运作。德国驻伊朗商会则呼吁该平台尽早运营。冯·伯恩施泰因说:"即便是那些没有美国业务的企业,也会在与伊朗交易时遇到资金流动的困难。" 伊朗外交部一发言人周一则表示,德黑兰依然在与2015年伊核协议的其他签字国保持接洽,但是构建维持对欧贸易的平台需要一定的时间。 由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华盛顿的金融制裁措施将会导致伊朗的中央银行事实上与国际金融体系相隔绝。这意味着伊朗即便出口了石油,也难以收到钱款。根据路透社掌握的消息,伊朗日均原油出口量从4月的250万桶下降至最近几周的150万桶。蓬佩奥周日(11月4日)对媒体表示,伊朗政府必须改变其行为。他指责德黑兰是"恐怖政权",与黎巴嫩真主党一同威胁以色列,还支持也门胡塞武装向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发射导弹。 以色列国防部周一则对特朗普政府表示感谢。声明指出,制裁措施对伊朗在叙利亚、黎巴嫩、加沙地带、伊拉克、也门的影响力构成了决定性的一击。 文山/乐然(德广联、德新社、路透社等) DW 2018.11.05 |
GMT-5, 2024-11-22 03:23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