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郭文贵 逃亡美国、被中国政府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通”的亿万富翁郭文贵,星期二继续在推特上挤牙膏式的放料,并宣布休战三周,准备他所称的全球新闻发布会。同时,郭文贵首次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披露外界暂时无法独立核实的中国国安、公安在香港设立多个据点,实施监控的内幕。 郭文贵星期二在感谢推友的视频中,指称中共高官王岐山的妻子姚明珊的家人多年前在美国加州拥有房产,并给出具体地址。这栋带有游泳池的豪宅,建造于1992年,市值约530万美元。 郭文贵展示证据的真伪外界暂时无法得知。美国之音记者星期三登陆该别墅所在的圣塔克拉拉县的政府网站。网站处于维修状态,无法查找有关别墅的房主消息。海外博讯网2013年1月曾披露过这一处豪宅别墅,指西方媒体在调查中共巨头家族财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亲属,在美国硅谷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别墅豪宅。 郭文贵在视频中还对包括外交部在内的有关当局以及控制的媒体,近期对他进行铺天盖地的“造谣”表达不满和抱怨。郭文贵表示,与他仍有联系的国内“老领导”前日向他表示,国内外所有对郭文贵的攻击行为,不代表国家、不代表最高领导人,因此,出于感动,他将停止爆料三周,同时希望有关当局对他的家人、员工的遭遇,以及资产有一个“依法”的处理,愿意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有一个公正的结果。 有分析表示,郭文贵的口气有示好和讨价的味道,因为他同时表示,他将利用这三个星期,全力准备他多次提到的揭露中国反腐真相的全球新闻发布会。 香港苹果日报星期三整版报道有关郭文贵的消息,其中一篇报道援引郭文贵早些时候的爆料称,内地国安、公安等部门在香港设立多个据点,对香港民主派和反中势力进行监控、监听,地点包括华润大厦、中联办、原新华社、铜锣湾某会所,以及在火炭、太古城等地。郭文贵后来还表示,需要的话,他可提供详细地址,因他早年曾是国安部的社会关系,所以知道。 郭文贵指,国安、公安长期有200到300便衣在这些地点办公,香港几百万人的电话手机都在监听范围,其中在铜锣湾有一间安全屋,专门暂时关押被扣人员。 苹果日报的报道表示,与国安部前副部长马建关系密切的郭文贵披露,马建是负责国安对香港事务的主要负责人,一名姓高的处长长期在香港监听、监控占中人士。被北京当局拘捕的马建日前在一段视频中承认,2012年前后曾收受郭文贵赠送的两个太古城单位。郭文贵表示,马建出事后,在港的公安和国安等直接到太古城抄了马建的家。 纽约时报驻北京分社前研究员赵岩前几年曾长期住在香港从事维权调查。赵岩星期三对美国之音表示,郭文贵曾是国安部的社会工作关系,应该对香港的公安和国安的情况熟悉,尽管郭文贵没有提出包括地址等的证据,但他的说法是可信的。 他说:“我认为这种可能性百分之百。但是,他从过去相关联的工作关系,不便于说地址,也是他自己的考虑。两三千人绝对不为过,肯定有。占中期间各省都派人去了,少说几十人,每个省都有,各省都派人去了。” 苹果日报的报道还称,郭文贵表示:“香港人完全不知道,人家的刀已架到你们脖子,进到你的卧室了,还听他们高唱什么一国两制!香港政府假装不知。” 由于郭文贵暂时没有提供相关证据,包括苹果日报在内的媒体目前都无法独立核实郭文贵的相关说法。不过,香港政府对于内地人员在香港执法的一贯立场是,根据一国两制及基本法规定,只有香港执法人员才有权在香港执法,如果香港以外的执法人员在港执法违反基本法。 作为原东方集团股东的赵岩2013年前后,在香港代表股东和股民控告国内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将东方所有股东和股民的利益全部占为己有。赵岩表示,他曾前往湾仔警署控告兼任香港联合能源集团董事长张宏伟,有过受到国内便衣跟踪的经历。 他说:“我去香港警察局报案,就是张宏伟诈骗、扰乱市场、欺诈香港股民的问题。我从湾仔警署一出来,就是大陆的特工人员在后面跟着我。我走哪儿跟到哪儿。我问他你跟着我干什么,他说我怎么叫跟着你,完全是大陆口音嘛。我返身又回到香港警察局又报案。” 此外,苹果日报还在网上全文刊登郭文贵提供的据信是他与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傅政华2015年通话的录音及其文字版。经变声处理的音频中,说话人不仅向郭文贵索要5千万美元,还指令郭文贵在海外调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家人敛财和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及家人的贪腐和情人,并称是“习老板”授意。 其中一段话说:“所以,你必须配合我。你要立功,你要快点儿查清楚,在瑞士银行他们资金的所有情况。关键你要查清楚姚庆和王健,海航这些年来,交易的钱去哪儿啦?老板特别关注海航的事儿。”“然后,孟的事儿吧,关键现在他姐和他外甥的情况,搞和搞女人的事儿。他和华润的宋林,非常好。他外甥给宋林要钱。” 录音中,郭文贵对调查王岐山和孟建柱心有余悸并对习近平授意的说法有怀疑,不过对方安慰称:“王、孟,都是临时,只用,不信。” 郭文贵提供的另一段录音是据称郭文贵与傅政华三弟的通话录音,内容与前一段互相印证。苹果日报在报道中表示,无法查证郭文贵提供的电话录音的真伪。 VOA 2017.05.03 |
GMT-5, 2024-11-22 06:38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