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安倍晋三因病辞任日本首相 最长在任纪录告一段落

[复制链接]

EPA 安倍晋三为辞职向国民道歉。

刚成为日本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首相的安倍晋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辞职。

65岁的安倍晋三周五(8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说,他得面对自己的治疗,不能因治疗而在决策上犯错,只能决定辞任首相。他为此向人民道歉。

安倍此次首相任期已近八年,但近来因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对,在日本国内不断遭遇批评,其内阁支持率也不断下降。

安倍本周一还在数日内第二次前往医院,引发外界对他健康状况的猜测。他曾表示,自己自高中起便患有溃疡性结肠炎,2007年时他还因为发病辞去首相职务。公营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称,安倍希望避免为其政府制造麻烦。

安倍晋三是一名坚定的保守派与民族主义者,他执政期间通过激进的“安倍经济学”经济政策以期刺激经济增长。他加强了日本的防卫能力,扩大军费开支,但未能修改日本宪法第九条禁止因非自卫原因组织军队的规定。

安倍并未透露最近两次前往医院的原因,但有报道称其中一次就医时间长达近八个小时。自民党官员此前一直试图打消关于安倍即将辞职的担忧,对外声称安倍健康没有问题。

安倍晋三如何解释辞职原因?


AFP / JIJI PRESS 日本报章在安倍晋三宣布辞职后发行号外。

安倍晋三周五说:“13年前溃疡性结肠炎发作,当时辞去了首相职务,给国民带来了很大疑惑与不安。之后我又再次担任首相,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的疾病,争取能不影响首相工作。但是今年6月份,在身体健康时发现了再次发作的迹象,当时也是使用了药物治疗。但在上月中旬身体状况突然出现恶化,消耗了相当大的体力,在8月上旬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再次发作,可能会用到新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新药还需要医生的预判,预判恐怕不会很快做出。”

“担任总理以来,这八年作为首相全心全力工作,如果有疾病在身恐怕身体状况不能再完全的情况下会影响担任首相的指责,政治判断上恐怕出现错误导致不好的结果,有这种担心我的判断是没有自信承担国民的重托,不再合适继续作为首相,因此我决定辞去首相职务。”

“新冠疫情的应对不能出现任何偏差,这一个月来我也非常苦恼。现在来看7月以后的感染出现了扩大的情况,应该进一步采取一些措施。在政权要转移到新的状态之下,需要调整新的课题。对于这些课题如果能够进行一个国政选举,选出强有力的领导人,也算是一种结束。”

“在此我再次对支撑我这么多年来的各方面表示感谢。虽然我的任期还有一年,但是现在正在一些政策途中,抗击新冠疫情也在途中,我对提出辞职表示歉意。”

安倍还说:“对未能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感到痛悔之极。还有与俄罗斯的和平条约以及修改《宪法》,志向未酬就放弃职务如断肠之痛。”


安倍最近仍频密出席二战日本投降75周年纪念活动。

安倍辞职后会发生哪些事情?

安倍晋三在正式被接替前将继续担任看守首相。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到下任首相获任命为止,将切实尽责直至最后。”

但要是安倍本人无法执行职务,则会按照法定顺位,由内阁其他大臣出任首相临时代理(代首相)。首相临时代理并无任期限制。

现任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在这一序列中排名第一,其后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

执政的自由民主党(自民党)将选举新任党总裁(党魁),胜者再经由国会议员选举任命为总理。新当选的自民党总裁将接替安倍完成余下任期,至2021年9月。

分析:疫情当前,特事特办?

BBC中文日本特约记者郑仲岚

安倍晋三在宣布辞职的当下,全日本同一时间都以最快速度报道,“安倍辞职”在日本的推特上也成为热搜关键字,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也大幅滑落,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则称“辞职真的很可惜”。BBC中文记者赶到自民党党本部现场,外面也被记者所包围,并有许多警卫严密监视。

目前日本仍旧垄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扩大阴影,还有经济复苏的议题。为了保持政治态势稳定,安倍辞职后的首相接任,一般而言会由副首相麻生太郎暂代,然后再找时间重选自民党党总裁。但根据共同社相关消息称,安倍为了表示负责,将会等到新的总裁选出后,再正式交接。

然而,过去的党总裁选举也有地方党员投票部分。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危机未解除前,为了防止传染,自民党可能会跳过党员投票。过往总裁选举,投票组成为国会议员与地方党员各396票,合计总票数792票,但需要花费选举期间至少两周。

因此,为了短暂稳定政局,自民党可能会采用紧急投票法案,由国会议员396人加上原先自民党的各都道府县代表141人,共537人投票,这样短时间几天内就可以完成投票。

2000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任内逝世时,森喜朗就是在紧急投票下被选出,接任首相大位。


REUTERS 2016年8月,安倍晋三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接棒演出部分化身任天堂公司经典电玩人物超级马里奥,粉墨登场。如今他将不能以首相身份见证2020年东京奥运举行。


GETTY IMAGES 安倍昭惠(右)作为一位活跃独立的首相夫人给日本政坛带来新气象。

稳定政局与丑闻不断

BBC日语网主编加藤祐子

作为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晋三留下了稳定的政局与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基础,让刺激经济措施得以强行推进。他也透过讨好特朗普总统(Donald Trump)来改善日美关系,而这通常发生在高球场上。

然而他的政府可谓丑闻不断,例如用人唯亲,和蓄意篡改公文纪录等。到新冠病毒疫情莱西,他持续被批评应对缓慢、无效、与现实脱节。

但也许对安倍先生最重要的是,他念茲在茲的——但又高度备受争议的——亲自主持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的愿望,起码暂时要落空了。


安倍晋三与特朗普关系良好。他在2017年2月特朗普就任后不久马上访美。


2016年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75周年,安倍晋三当时访美,与奥巴马到访珍珠港阿利桑那纪念馆,是首位日本首相到访该处。

安倍与中国

面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安倍在任期间中日关系历经几度起伏。

安倍在2006年首次出任首相时的首次对外出访行程便选定为中国,之后中日关系出现回暖迹象。而在他2012年再度担任首相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同时巩固日美同盟,加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提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强调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主权主张,中日关系再度跌入冰点。

在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张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偏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背景下,中日关系在2018年实现久违的突破。中国总理李克强于当年5月到访日本,安倍晋三于同年10月访问中国,安倍表示希望两国可以进入“化竞争为协调的新时代”。去年两国还确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020年访问日本,但新冠疫情爆发后这一议程暂被搁置。


REUTERS 2014年,习近平“应约”与安倍晋三会见,两人在镜头前的表情以及身后两国国旗的缺失一度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今年6月,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的决议后,英、美、澳、加四国联合谴责北京破坏香港自治,违反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但安倍政府并未跟随,其本人只表示“严重关切”香港局势,并强调维护香港“一国两制”的重要性。

共同社当时报道说,日本没有追随欧美谴责中国,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令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感到失望。

香港公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赵雨乐认为,安倍晋三在日益紧张的中美关系中间“处理的很好”。

“日本很懂得如何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找一个空间,”他向BBC中文表示。他指出,日本在国防上凭借日美安保条约借力使力,尽量利用美国的力量稳定自己地位,应对中国的威胁。但同时跟邻国中国与韩国促进经济合作,尽量避免争议性问题。“在这方面安倍比较聪明,跟中国的互动比较多,”赵雨乐评价称。

赵雨乐称,安倍辞职后中日关系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不明朗因素出现,这取决于安倍之后的首相在外交方面有没有安倍的魄力。“安倍知道他的决定(的影响),会争取时间和空间,在尽量自己还有影响力的情况下跟中国打交道。中国看到安倍这样也不会对他要求太多,要看之后的首相怎么去做,这还要时间去观察,”他说。

二度拜相的安倍晋三


AFP 2006年,安倍晋三从小泉纯一郎(左)手中接过首相职务,成为日本历来最年轻首相。

安倍晋三出生于一个日本的政坛世家,外祖父岸信介与外叔祖佐藤榮作都曾担任日本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曾竞逐首相落败,但也官拜外相。

2006年9月,安倍晋三成为战后日本最年轻首相,一度成为媒体风云人物。不过他就任仅短短一年,因内阁争议不断,2007年7月安倍领导的自民党于参议院选举中落败,给安倍内阁很大打击,即使经过内阁改组,也无法挽回日益下滑的支持度。

同年9月安倍基于政治现实,政令无法顺利执行,而以健康原因为由辞去首相一职。

他2008年重返政坛。2012年再度参选自民党总裁并获胜,成为自民党成立以来首位回任总裁。


REUTERS 2017年10月,安倍晋三提前大选,试图凝聚民意授权应对朝鲜威胁。执政自民党在超强台风兰恩吹袭下依然大胜。

安倍在日本被普遍认为是中间右翼党派中的典型鹰派政客,一向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持强硬态度。安倍多次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提出“日本战犯不是罪犯”的观点,多次对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开脱。

他还主张修宪,赋予日本自卫队更多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的自由,但最终未能成事。

除了在日中关系上表现务实,安倍还有亲台湾一面。2007年下台后,安倍曾对时任台湾总统马英九说:“日本与美国一样,如果中国攻击台湾,日本不会不管。”

今年7月,与日本关系友好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病逝,安倍对此表示“痛惜之极”。

BBC 2020.08.28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2-23 05:09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