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访谈:哈佛学生为何热衷中国哲学课?

[复制链接]
   
在普鸣教授2007年第二次开这门课时,慕名而来的学生挤满了整个教室,占不到座的还盘腿坐在长长的台阶上。为了学生的安全考量,哈佛最终决定将课堂换到整个校园最大的教室Sanders Theatre。
                                                为什么一门中国哲学课概论课在中国的大学课堂常不见学生,但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却听者云集?这门由哈佛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开设的课程是整个哈佛校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仅次于实用的《经济学原理》和《计算机科学入门》。这让许多人感到不解。但普鸣教授说,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美国“80后”和“90后”们开始质疑伴随他们成长的美国价值观。
“所谓的‘千禧世代’伴随‘向内看’、‘发现真我’、‘听从内心召唤’这样的教导长大,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发现这些并没有用。”普鸣对BBC中文网说,他的学生希望通过中国哲学课给原本的自己来个彻底的颠覆。
这样的学生在哈佛还真不少。在普鸣教授2007年第二次开这门课时,慕名而来的学生挤满了整个教室,占不到座的还盘腿坐在长长的台阶上。为了学生的安全考量,哈佛最终决定将课堂换到整个校园最大的教室Sanders Theatre。
后来,普鸣教授与另一位研究中国哲学的作家克里斯蒂·格罗斯·骆(Christine Gross-Loh)提炼出这门课的精华,出版了《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The Path: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这本书。目前,这本书已经被25个国家的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也将在今年面世。

哈佛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                                                
“现代”与“传统”
这本书中讲到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几个大家: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告诉读者做事做人不要太强硬,要顺从,要接受自己的社会角色,且要尊重仪式。这些在文革中被批判和打击的“传统”,也正在文革结束后四十年的中国社会逐渐消逝。
很多中国读者不解,中国多年来无论从社会治理还是经济运行,甚至是生活方式都学习西方的“现代”,家长将孩子送到美国留学也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但为什么美国社会最顶尖的头脑却来学常被人们认为“现代”相反的中国“传统”?
“讽刺的是,部分原因是中国哲学确实提供给人们不同思考自己和如何过好生活的方式,”普鸣教授告诉BBC中文网,“学习那些挑战我们既有观念的想法,并强迫我们重新思考习以为常的观点恰是学生选这门课的原因。”
2012年曾选修这门课的哈佛学生马尔金(Elizabeth Malkin)说:“这门课绝对改变了我对自己、对同伴的认识,也改变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中国辩论值得关注                                                            

普鸣教授说,近年中国对孔子和其他早前中国哲学的兴趣有所增加。                                                

就在美国精英崇尚中国哲学的同时,中国社会似乎也正在思考其自身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曾多次公开提及儒家文化。2013年,他赴山东曲阜孔府考察,翻看《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并说“要仔细看看”。次年,他亲自参加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类似活动。
普鸣教授也注意到了中国的这点变化。他说,近年中国对孔子和其他早前中国哲学的兴趣有所增加。“尽管政府在以特定的方式挪用其中的一些观念,更广泛的大众也在就它们进行辩论,而且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他说,这场辩论结果难测,但值得关注。

BBC 2016年6月15日

www.51haoyou.com

GMT-5, 2025-1-22 04:42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