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中国官媒批评西方舆论“唱衰金砖”

[复制链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之际,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抨击西方舆论“唱衰金砖”。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于10月15日和16日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于周六(15日)下午抵达果阿,与其他四国领导人会面并合影。


REUTERS本周末,“金砖五国”领导人在印度果阿举行峰会。

就在峰会举行前夕,《环球时报》周六发表相关社评,题为《唱衰金砖似成西方舆论又一“痒痒挠”》。

社评说,金砖国家的例行峰会体现了其“机制化合作”在向前推进,而“西方国家对非由西方领导的国际合作总是怀有戒备心态,美欧舆论看这次果阿峰会的态度也是复杂的”。

文章列举了西方舆论“唱衰金砖”的一些言论:“自金砖国家合作开始形成以来,金砖‘四个国家五条心’以及后来‘五个国家六条心’的说法,还有‘金砖褪色说’就交替着出现,不绝于耳。”

文章承认,“全球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在放缓,俄罗斯巴西近年出现了负增长”,但坚持说:“与西方的情况比起来,金砖的比较增长优势仍充满后劲”,“金砖国家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跑赢发达国家应当不是悬念”。

投资战略
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前经济师吉姆·奥尼尔提出“金砖国家”这个概念,最初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后来,南非也加入,“金砖四国”变为“金砖五国”。

“金砖国家”2006年举行首次外长会晤,2009年举行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正式会晤,推进“机制化”合作。

但近年来,“金砖五国”的经济形势不佳,其可持续增长的潜力也受到质疑。去年10月,发明这个概念的高盛集团关闭了多年来回报不佳的“金砖”(BRIC)基金。

当时,彭博社引述经济分析师评论说,以缩写简称为基础的主题投资战略有很大弱点,投资者对这种战略的可靠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华尔街时报》周六评论说,所谓“金砖国家”只不过是银行家和市场咨询师发明出来的众多缩写简称之一。

比如,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09年发明了“香猫六国”(CIVETS)的说法,指的是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认为这些国家都有年轻的人口,发展潜力大。汇丰银行2011年建立同名基金,吸引投资客户。

发明“金砖”概念的吉姆·奥尼尔2013年说,投资专家们正在使用一个新词“薄荷四国”(MINT),指的是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和土耳其。

奥尼尔的另一个发明是“迷雾四国”(MIST),指的是墨西哥、印尼、韩国和土耳其,这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个国家。

“被缩写”也不一定是好事。2013年,摩根斯坦利把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和土耳其五国称为“脆弱五国”(Fragile Five),认为它们过度依赖外国投资来维持增长,将面临巨大风险。

而这“脆弱五国”中,有三个也包括在“金砖五国”之中。

BBC 2016.10.15

www.51haoyou.com

GMT-4, 2024-6-26 15:02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