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美国学者剖析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之道

[复制链接]
华盛顿 — 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以来,外界多次预测中国共产党濒临崩溃,但是,几乎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时期,中国的政治相对稳定,中国共产党在继续掌权。那么,中国共产党到底有哪些生存策略呢?


狄忠蒲教授在签名售书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教授狄忠蒲(Bruce J. Dickson)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独裁者的困境:中国共产党的生存策略》(The Dictator’s Dilemma: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Strategy for Survival),在书中,他剖析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之道以及中国民众对这些生存策略的反应。这本书以2012年和2014年狄忠蒲与中国学者合作对中国社会所做的两个民调为基础。


狄忠蒲的新书:《独裁者的困境:中国共产党的生存策略》

他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举行的一个新书发布会上说,与世界上许多威权政府一样,中共生存之道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打压、保持合法性并吸纳新的社会精英阶层加入。

他说:“打压是用来对付国内外一切可能出现的威胁;保持合法性,提供公共物资,让民众对执政满意,是为了博取民众的支持;吸纳新成员进入政权,在中国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不让这些成员未来成为潜在的威胁。”

生存策略一:选择性打压
狄忠蒲说,打压是一切威权政权的标志,更是中国共产党政权生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中国共产党打压一切真实和可能的威胁,包括打压异议人士、网民、律师、记者、宗教群体和少数族裔。实施信息审查:监督社交媒体,封锁网上的敏感词,删除敏感贴以及限制进入外国网站等等。
狄忠蒲说,中国对人权的打压和网络审查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不过,与毛泽东时代不同,现行的中共政权并不是利用群众运动来揭露和惩罚所谓的政治敌手,而是选择性的打压和限制一部分群体。

他以中国对非政府组织的打压为例做出说明。他说,习近平上台后,中国的NGO(非政府组织、社团)似乎遭到了全面打压,特别是《境外NGO管理法》的出台,让在中国的外国NGO组织也感受了压制。但是,狄忠蒲说:
“在一些NGO组织遭到打压的同时,另一些NGO组织在中国注册和运营,并得到迅速发展,这也是真实的情况。这些NGO组织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卷入政治活动,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工作培训,为受伤的民工提供法律咨询,进行教育以及老年人看护等, 这些都是关注民众的日常需求的,并不是寻求政治改变,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是我们国家很多NGO组织所从事的活动。”

他说,如果想在中国找到推进民主和政治自由的NGO,你是不会找到, 但是关注百姓民生的社团和组织却有很多,所以,并不能说,中国不存在“公民社会”。

他指出,之所以选择性打压,是因为打压策略的代价太大,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监督和制止这些活动,而且还有可能疏离那些本来支持共产党政权的人。
他指出,过于专注对中国共产党政权打压异议,消除可能的异议力量,可能会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还享有相当高的民众支持率。如果镇压是中国民众的主要体验, 那现行体制就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生存策略二:保持政权的合法性
狄忠蒲说,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之道是胡萝卜和大棒并存。为了保持政权的合法性。为了保持执政党地位,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了措施,比如增加居民收入,在基层设施小范围政治改革,提供公共物资等。

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以后,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中国执政党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会面临危险吗?狄忠蒲认为,只要个人收入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放缓并不会对共产党获得支持产生威胁。

狄忠蒲说:“尽管整体经济增长在下滑,但是民众的个人收入却在继续增长,民众对未来保持乐观,……经济增长虽减缓,增长幅度小,可能更持续,总之对民众个体的生活质量没有影响……正是这种个人收入因素才能对执政党的支持产生重要影响。”

狄忠蒲说,为了赢得民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还在地方上推进了政治改革。尽管中国政府政治改革上的步伐与经济改革的步伐不可以同日而语, 但是,中共在政治进程中逐渐加入了民众协商和讨论。比如,2009年推行全民健康保险改革之前,中共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等。比如,中国浙江温岭的“参与式预算”,让民众以民主恳谈的形式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的协商和讨论。

狄忠蒲总结说, 只要不是涉及到核心的政治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存亡的议题, 中国共产党还是愿意与民众进行协商的。

另外,他说,中国政府还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物资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涉及教育、医疗保健、扶贫项目等等。

狄忠蒲说,共产党政权的支持而不仅仅依赖物质资源,激发民族自豪感,将中国共产党打造成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是中共赢得民众支持的重要一环。

吸纳新的精英阶层
把诸多符合以及受过良好教育阶层的人士纳入中共的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生存的第三个策略。中共改变了纳入新党员的战略。 中共从大学生、城市专业人士和私营企业主中吸纳新的成员。狄忠蒲说, 这个战略让共产党和经济改革的获益者之间建立的联系,这样的精英组织支持共产党的领导。
两难的困境
狄忠蒲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基本持乐观态度,但是,他也提出警告。他说,中共的现行策略确实赢得了民众的拥护,但是,短期内使得中共获得支持的政策,长远来看有可能带来大的代价, 这也是他的新书取名《独裁者的困境》的原因。

他说:“如果打压的措施太严厉,范围太大,那么你就有可能让那些可能支持你的人疏离,让他们成为潜在的反对者,希望改变这个政权。习近平政府的广泛的打压行动,有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局面。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增长会提升人们对问责、公开以及选举代表的要求。……把一些非传统的新的元素纳入中共的体制,你可能纳入了会从体制内改变你的力量,所以这也可能是事与愿违。”

中国为什么不会马上出现民主化?
狄忠蒲的书还回答了中国为什么不会马上出现西方式民主的问题。

他说:“大部分中国人相信自从毛泽东时代结束后,中国已经享受较高水平的民主, 并对当下的民主质量感到满意,对未来民主的进一步提升持乐观态度。因为这样的原因, 很多中国人对立即推进全面民主化进程并无兴趣,他们希望民主慢慢到来。”

他指出,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民运活动人士不仅面临来自政府的打压,另一方面还面临民众的冷漠和反对。

狄忠蒲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中国民众对民主的定义与西方不同。 他说,他们的调查对象对民主的概念做出回答时,很少有人提及选举或是使用类似“人人都有投票权”或是“多数统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字眼,相反,很多人认为民主是“政府与人民相互依存”,“人民当家作主”,“听人民的”和“政府政策反应民意”等。

VOA 斯洋 2016.09.14 03:34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1-14 02:13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