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英媒:香港分离思潮——中国制造的运动

[复制链接]
周二的英国媒体关注香港的立法会选举结果以及首相特雷莎·梅G20峰会之行后的中英关系。

《金融时报》周二(9月6日)刊登社评:香港分离思潮——中国制造的运动。

社评说,香港学生们率领的“雨伞运动”大约两年前爆发,示威人士走上街头要求投票选举他们的行政长官。


AFP

“占领香港中环部分地方的行动持续了大约三个月,但是最后示威者空手离开,北京拒绝妥协。即便是当时,最激进的示威者也没有提出从中国独立的主张。”

“今天,主要因为中国方面的固执态度和在抗议发生后对香港采取的‘惩罚’,对香港独立的支持已经进入政治的主流。周日,2014年抗议后首次举行的选举中,六名公开支持自治的候选人当选立法会议员。”

“这相当于公众直选的40个议席中的15% 。”

《金融时报》社论提到北京方面在选举之前对宣传独立自决人士的打压,“如果没有这些干预,支持更大自治的候选人可能会在立法会议员直选席位中拿到三分之一的议席。”

该社论认为,香港越来越大的分离主义问题主要还是中国自己造成的。根据香港基本法,立法会和特首都应该通过普选产生,但是2014年北京排除了这一可能,引发了雨伞运动。

“中国随后的强硬行动使得已经在萌生的香港自决运动生根发芽。”

该社论认为,香港分离思潮可能在中国其他城市带来示范效应,“北京缺乏弹性造成了独立运动兴起这样的危险结果。中国相当大的地区,特别是新疆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是分离主义运动的老家。”

社论最后还警告示范效应对其他区域的巨大影响:“如果北京在一个回归仅20年的前殖民地都让自己的公民觉得疏离,那么又有什么希望在国境以外的地方施展‘软实力’呢?”

中英关系


EPA                                                

《泰晤士报》、《卫报》以及《每日电讯报》都报道分析了首相特里莎·梅的中国之行。

《泰晤士报》周二的社论呼吁:首相有机会与中国建立更有利可图和更加透明的商业关系。

社论说,考虑到两国在基本民主价值方面的差异,谈论中英之间“黄金时代”没有意义。即便如此,真相却是两国之间的商业关系极其重要,不允许因为欣克利角核电站或人权等问题而失误,尽管它们也很重要。

《卫报》报道了首相特里莎·梅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会谈,称“梅没有提到中国倾销钢材问题受批评”。

《每日电讯报》报道了首相特里莎·梅说,中英关系“不仅仅涉及欣克利角核电站”。

在特里莎·梅和习近平的会面中,习表示中国认识到英国新政府需要时间重新审核卡梅伦政府的决定,中国准备“耐心等待”。习近平还表示,中国很有兴趣在英国脱离欧盟后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

特里莎·梅说:“我一直明确表示,将继续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在是中国和英国关系的黄金时期。”

BBC 2016年 9月 6日

www.51haoyou.com

GMT-5, 2024-12-4 13:56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