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边栏

记者手记:从胡耀邦夫人出殡说起

[复制链接]
北京时间3月17日早晨8时,八宝山革命公墓殡仪馆门前已排起了长龙,他们是前来李昭殡葬仪式的人群。其中有众多其生前同事好友,也包括大批自发前来的群众。


前来参加李昭议题告别仪式的人群在门外排起了长龙(图源:多维记者摄)

李昭是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的遗孀,于上周(3月11日)逝世。事实上按照人们手中的讣告所写,遗体送别仪定于今天早晨9时30分开始,不过社会各界人士顶着两会后第一波雾霾早早前来送别。虽然没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阵势,她却也获得足够的哀荣。
然而现实中,李昭极为低调。她曾是第一夫人,不过她作为总书记夫人身份出现在外交场合仅仅一次。之所以来如此多人,是因为她为人很好,这一点在现场人们口中得以证实。人群中有人互相攀谈,其中一位女士说:“我之前经常去李昭阿姨家,她特别亲切,向我问长问短……”也有很多文章称“无论胡耀邦在台上还是赋闲在家中,李昭待人始终平易谦和,丝毫没有‘官太太’的颐指气使。”
一句“李昭阿姨”,让人感觉如此舒服,毫无距离之感。除此外,李昭还有一个称呼——“李大姐”,她工作圈内的同事都这样称呼她。李昭在中共建政后一直与棉纺织、服装业打交道。普通人或许不熟悉她,但都知道改革开放后曾风靡多年的“的确良”面料的服装。它的研发和生产就与李昭的推动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有如此多的人前来送行,除了李昭自己的人格魅力外,更多是胡耀邦的缘故。然而在上个世纪末,由于胡耀邦与六四天安门事件之间剪不断的联系,胡耀邦成为一个时代的敏感词汇,在教科书及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上都难以找到。直到前几年这三个字才脱敏,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这位前中共总书记。


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于1989年4月15日逝世(图源:AFP/VCG)

然而历史的封杀并没有让人,尤其是老一辈人忘记他。毕竟胡耀邦文革后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让很多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而他留给老百姓的也是高风亮节、清廉公正的形象。很多人专门从外地赶来,还有些刚刚参加完中国全国两会的代表们也专门赶来参加,哪怕中午就要乘飞机回原来的省份。可见胡耀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在人群中还有众多红二代,包括陈云的女儿陈伟华、陶铸的女儿陶斯亮、陈毅的儿子陈小鲁等。曾任张闻天秘书的何方也前来为李昭送行。曾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修改编辑工作的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也在人群中排队。政论杂志炎黄春秋前社长杜导正、历史学者章立凡等人都有到场;也有自称是老共青团后代的人,带写有“怀念李昭缅怀胡耀邦”的纸牌到场。


老共青团后代在现场留念,并一起高呼“情深志远,我心永怀”(图源:多维记者摄)

“独秀红梅随冬去,落絮细雨泣无声;人生自古谁无死,忠魂丹心慰后人。”这是李昭在纪念胡耀邦去世时写的诗。如今她亦去世,人们借此又得以怀念胡耀邦。或许,大家怀念的不仅仅是人吧……

(采桑子 撰写) 多维 2017.03.17

www.51haoyou.com

GMT-4, 2024-6-23 14:52

© 2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